学会动态 首页 > 保卫学会 > 学会动态 > 正文 陕西高教学会保卫学专委会组织代表团赴江浙高校安防企业调研 2025-11-14 为学习借鉴外省高水平大学安全治理经验和安防龙头企业前沿技术,近日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学专业委员会组织代表团,赴江苏、浙江开展专题调研。代表团由专委会理事长雷林刚带队,学会部分常务理事单位保卫部门负责人,共计15人参加。 调研团以“聚焦智慧赋能,对标先进经验,全面提升高校安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主题,先后走访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以及海康威视、浙江大华、宇视科技等3家安防龙头企业,通过现场观摩与座谈交流,深入调研校园安全治理的创新实践和先进经验。 调研发现,江浙高校及企业在安全治理方面形成了多项特色做法。在精细化治理方面,东南大学创新实施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建立“校区—片区—楼宇—房间”四级责任体系,实现管理全覆盖,并通过设立安全奖励激发师生参与积极性。南京理工大学构建学生自治安全管理网格,选聘学生网格员协助开展工作,并严格执行科研实验安全分级审批,构建分级管控、精准把关的科研安全保障机制;在智慧技术赋能方面,浙江大学打造一体化智慧交通管理体系,通过车辆预识别、防冲撞系统及电动自行车“一车一档”身份绑定等措施,推动交通管理从“被动处置”向“主动防控”转变。安防企业展示了AIoT与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为校园安全风险预警提供强大技术支撑;在协同共建共治方面,浙江大学引入整建制驻高校派出所,建成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园公安办事大厅,建立“共同研判、共同处置”等常态化警校协作机制。该校还创设“平安校园工作室”和建设基金,支持课题研究并奖励安全隐患排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设立“校警驿站”,推行“一校两警”驻校机制,建立常态化警情研判制度,提升安全治理效能;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南京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将消防培训制度化,实现新生、新教职工全覆盖。浙江大学创新安全教育模式,采用直播、说唱等生动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并建立党员安全管家制度促进部门协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推出“五爱暖心服务”,提供爱心担架、公益雨伞、深夜护送等贴心项目,体现人文关怀。 (南京大学座谈交流) (东南大学座谈交流) (实地参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防冲撞设施) (南京理工大学座谈交流) (实地参观浙江大学应急指挥中心) (实地参观海康威视、浙江大华、宇视科技企业展厅并与相关负责人座谈交流) 结合陕西高校实际,调研团队提炼了四大实践启示:一是构建层级清晰的网格化责任体系,推动安全责任向基层延伸;二是强化智慧赋能,推进AI、大数据等技术与安防深度融合,打造主动防控格局;三是深化警校协同、校院联动,建立资源共享、风险共防共治的长效机制;四是创新安全教育与服务模式,培育全员参与的安全文化生态。 希望各会员单位,积极推动调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建议通过组织专题研讨,立足本校实际,因地制宜借鉴江浙地区的先进经验,着力构建具有陕西特色的高校安全治理新模式,以高水平安全保障为我省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下一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学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 / 打印 / / 关闭 / / 返回 /